close

 

30歲才知道念錯系所 重新在心理學找回自我

文 / 謝明彧   攝影 / 張智傑   2018-09-20

30歲才知道念錯系所  重新在心理學找回自我


 

去年台灣書市,橫空出世了一本熱賣15萬本的超級暢銷書《情緒勒索》,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畢業的作者周慕姿,其實只是個畢業四年、年過30才決定轉換跑道的心理諮商界新星。大學讀政大新聞系、畢業後繼續就讀政大廣電所的周慕姿,在「擅長但並沒有熱情」的新聞領域待了七年,只是因為「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」,讀得崩潰卻還一路讀下去。

直到畢業工作時,在八八風災現場,看到災民在破磚瓦下只因為有人陪伴,依然能綻放笑容,觸動了靈魂深處:我想要做能夠幫助別人的工作。這一次,周慕姿不再像20出頭時隨波逐流,仔細檢視現實各種可能性,勇敢踏出舒適圈,在國北心理諮商所華麗轉身。

只因想寫劇本  一股腦考報政大新聞

《遠見雜誌》問(以下簡稱問):當初為什麼會讀政大新聞系和廣電所? 

周慕姿答(以下簡稱答):我從小一直以為我想念的是法律。然而高三那年,我看了歌舞劇《吻我吧!娜娜》,整個人戲劇魂爆發,180度大轉彎決定要去念戲劇,最少要讀個可以寫劇本的科系。

但在那年代,媽媽怎麼可能接受讀北一女的高三女兒,突然發夢要去念北藝大?這時候,我看到政大傳播學院有開相關劇本的課,就決定:好,那我要念政大新聞。

這個抉擇過程,真的一點理性也沒有!(大笑)

第一,我從來沒去過政大,完全不知道這所學校長怎樣、在哪裡;第二,我不知道我想去上的那堂課,我真的喜歡嗎?它真的有教那麼多劇本相關內容嗎?第三,我從來沒想過我真的能夠從事新聞工作,做這行,到底會有哪方面的困難?

沒有太深入考量,完全憑著一股熱血和一個幻想,我進入了政大。

然後上學第一天我就後悔了。

我家住基隆,政大在木柵,交通遠到我每天都想哭。我還記得大一時,週一早上8點有英聽必修課,教室位在山上,木柵冬天超冷又天天下雨,好幾次我走到一半都自暴自棄「算了,這學分放棄吧!」,為什麼別的學校不選,偏偏選到這種地方?

課程上也一樣,我在念傳播學院時,明白地知道一件事:我對新聞傳播算擅長,但卻沒有熱情。

我讀書快、寫作也快,品質也不錯。我第一次寫新聞稿,不只拿到高分,老師還大力稱讚我有天分;一篇3500字的報導,我可以20分鐘就寫完;一本正常厚度的書,我30分鐘就能讀完。

但我發現我喜歡念傳播理論,卻並不喜歡新聞現場的工作,我討厭緊張的作業流程,更不喜歡到處跑來跑去。我還記得,班上有些同學可以為了一篇紀實報導,在偏鄉蹲點一個月,但我只覺得「天啊!也太累!完全不行」,所以,就算我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現還不錯,卻完全沒有想要變得更好,大學時更是蹺課蹺得很凶。

以現在眼光來看,所有大人應該都會覺得我是個草莓族。對,我那時候真的很草莓!(大笑)

任考試幫自己抉擇  反而失去做決定的能力

問:既然不喜歡新聞工作,為什麼又會繼續讀廣電所? 

答:我要承認,那時候我真的是「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」,於是找個機會,拖延進社會的時間。我很晚才決定要去考,心想有考上就去念,沒考上也就算了。

新聞系和廣電所畢竟是同一體系,在寫申論題時還是有些優勢,加上我還是有花一點時間做準備,很幸運考上了。

我很開心,但心裡多少明白有點僥倖。

僥倖的下場,就是我在廣電所念到超崩潰。論文寫不出來,最後只好先休學去工作,一、兩年後才又回頭,把最後的論文寫完、把研究所畢業掉,覺得人生好艱辛。

從大學到研究所,我常常暗想,這樣真的可以嗎?對實務沒有興趣,雖然喜歡理論,但我也不想要成為學者啊!我還記得,老師曾問我要不要念博士,我心想念碩士就已經痛苦成這樣,念博士乾脆讓我死好了!(大笑)

我想,這就是很多在「要不要考研究所」大門前徘徊學子的問題:你的能力不差,甚至是還不錯的,以前一路上老師和爸媽都和你說:好好念書,考到最高學歷,接下來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你沒做過決定,也不知道怎麼做決定,只是很努力地考到最好,用這種方式去幫自己做決定,等到有天你真的可以做決定時,你才發現:「完蛋了!我不知道我想要什麼?」

渾渾噩噩地從新聞系畢業,然後又進入廣電所繼續渾渾噩噩。回顧當時,我雖說有過一些任性的選擇,但說到底,我並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。

問:那怎麼發現自己想讀心理諮商? 

答:畢業後,我到一家知名企業旗下的基金會工作,因此有機會到偏鄉做拜訪。某次,我到了八八風災的小林村現場,那時候看到與聽到一些讓我驚訝的事情,讓我慢慢感覺自己對於「助人」這件事是想要的。

我聽到一些故事,有人在災後拿到了補助,但之所以會拿到,是因為他的家人過世了,他一個人在外地工作而逃過一劫,但他回來時,卻一個家人都沒了。拿到補助後,他一個晚上就全部賭掉,一、兩百萬一下子就沒了。

因為是轉述,說不定有誇大的可能,但我覺得這是件很容易可以被理解的事。那些錢是家人的命換來的,一個人就算住在新蓋好的漂亮房子裡,有滿手現金,但又有什麼用?他連一個可以分享的人都沒有了!

我代表基金會去到那裡,主要是希望可以幫忙什麼,但會想到與能夠幫忙的,都還是比較物質面的事情,看災民有沒有缺什麼東西、物資或網路。我們能做的這些,對他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,畢竟上百萬的錢都可以賭掉了,這些又算什麼?

那不是心痛、也不是心酸,而是一種「很空」的感覺。

我後來看到災民有一些笑容,是他們在自己搭建的小木屋中,由當地的牧師或神父,帶領他們唱聖歌、煮東西,大家分享著吃,一起聊聖經,分享對家人的想念。我發現那些人臉上的表情慢慢回來了,當然還是難過,也不可能笑得很開心,但終於有了一點活力。

那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衝擊。

不是說我有多了不起,看到了那個現場之後,從此立志要去幫助別人。而是我發現物質世界可以做的事情好少,但相反的,心理世界卻是如此豐盈,我想要去探索那個世界,我想要做能幫助別人的工作,希望可以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。

小時候,老師問都會問大家:你以後想要做什麼?有個標準答案是「做個有用的人」,但什麼是有用?很多人都還是停留在賺大錢的階段。但在那個現場,我才發現我真正想做的事情,是希望我的工作可以有些意義,可以和人有一點點的連結、一點點的交流,也許也能有一點點的影響,可以讓我有一點點比較願意努力工作的機會。

慢慢累積這些因素,我開始了解自己大概想要什麼,也讓我考慮去念心理諮商。

分析就業、薪資、教學特色 找最適合的學校

問:從新聞轉換到心理諮商,你做了哪些準備? 

答:有了之前的教訓,這次我做了很多功課。主要分三個方向:就業前景、薪資可能、以及每所學校的特點。

第一,我先去調查這個領域未來有哪些出路?我發現,讀完心理諮商所,可以去國中小當輔導老師,去大學當心理師,也有機會出來自己靠行接案,甚至出來開諮商所,工作不管是受雇或自己開業,獨立性都很強。

第二,薪水也必須考慮。我當然也會擔心,念了幾年出來,薪水會不會和現在差不多、甚至更低?但念心理諮商有一個可能性,就是未來可以獨立開業,這個可能性對我來說很重要,獨立開業不只意味著有機會創造更高收入,更可以讓我擺脫組織,擁有更多工作自主性,我很嚮往那樣的生活。

但要自主性高,就表示專業度要夠。在這樣的心理準備下,我開始對每間學校做研究。

第三,尋找我想要去的學校。每間學校心理諮商所的風格都不太一樣。這也是我之前念政大廣電所時,我並沒有想清楚的一件事:教學偏向學術性還是實用性。

政大新聞系和廣電所,目標都是訓練專業的學術性人才,政大學術型老師非常多,本身也很厲害,我還記得,我們花在學術研究、批判理論等上面時間很多,但實務工作上就沒有那麼多練習。

但我這次想要念心理諮商所,目標就是要投入實務工作,所以一間系所的實務內容豐富不豐富,對我來說就非常重要。

我把目標中的幾所學校課表都找出來看,看碩一碩二的課程是怎麼安排、著重在哪些方面、有多少實務安排,還去找了比較重要的必修科目,看老師開的參考書目,我先去買書回來看,確定這些書我看不看得下去。

最後一個考量,還是交通(大笑)。有之前政大的慘劇,我決定要找一所交通比較方便的學校,最好捷運可直達,不然腳踏車20分鐘內也不錯,至少上學不用那麼痛苦。我甚至親自走一趟學校,確定我能不能接受這樣的距離。

篩選到最後,我選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所作為我的第一志願。尤其國北心理諮商很特別的一點,是很願意接納不同背景的學生,我非正統的學經歷,反而成為一種加分和資源,最後,我很幸運的推甄考上。

當然,轉換領域確實是很大的挑戰,尤其像我這種半路出家,連補習班都沒去上的人,出來混都是要還的。(大笑)

我進去後就發現,我程度明顯和同學差一大截,老師上課說的,很多我都聽不懂。那時我能做的,就是先問同學老師剛剛講的名詞是什麼,一個一個抄下來,下課後去圖書館,把相關的書全部找出來,一本一本看。所以我碩一幾乎都是在圖書館和家教中度過,很辛苦,但你做了決定,就要承擔。

「不夠」的人生  會讓人愈活愈沒安全感

問:轉換所學領域,你怎麼有勇氣決定在30歲時放棄重來? 

答:那時雖想著要不要放棄工作去讀諮商所,但內心其實還是非常猶豫。

我所在的企業基金會,名號很響亮,工作又單純,薪資也不差,對很多人來說,放棄工作的犧牲成本是很高的,再加上我那時有穩定的對象,年紀又快30,家人一直碎念:「趕快結婚啊!生小孩啊!女生都要走入家庭,你的工作又不差,又不用太加班,什麼人生的未來?」

但我在猶豫不決的過程中,逐漸意識到一件事:我已經因為不想進社會,所以逃到廣電所;如果我今天又因為不想面對未來,所以逃進婚姻裡,這樣下去可以嗎?我還有多少年可以讓我這樣逃?

我當時的生活和工作並沒有哪裡不好,但就是有哪裡不夠。那個不夠,促使我想要去找,自己想要的「夠」到底是什麼?那時的工作,是我對當下生活安全感的來源,可是它不是真的我想做的事情。

我很感謝我兩個好朋友,在我猶豫不決時,看到受不了,直接和我說:「你想想,你35歲會不會很後悔現在沒做決定?」「你能不能接受五年後你還在這裡?想著如果當初去念諮商的話那有多好?」「天啊!好可怕哦!我不要!」然後我就一鼓作氣地做了。

我過去因為逃避已經付出了一些代價,我想用一些不是逃避的方式,去面對我自己的未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耀昇 的頭像
    耀昇

    進擊的體育班

    耀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